用声光画影照亮电影强国之路
2022-3-28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8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由中宣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电影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电影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电影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电影事业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影年度总票房从2017年的559.11亿元增长到642.66亿元,银幕数和放映场次分别从2017年的50776块、8934万场增长到67816块、11620.97万场。2020年起,全球电影行业都受到疫情冲击,电影界把握方向导向、服务大局大势、应对大战大考,克服困难、团结奋进,使得电影行业在全球率先复工复产。到了2021年底,全国电影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1.67亿,总票房和银幕总数均保持全球第一。中国电影的强势复苏体现了中国经济和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也为电影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复苏提供了动力和信心。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和广大电影工作者的齐心努力下,电影界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疫情,稳市场、保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电影产业复苏发展;注重抓创作、出精品,用心用情打造电影佳作,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坚持用系统观念谋划推进工作,营造电影发展的良好环境。可以说中国电影依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实现了大发展大跃升。
2018年3月,随着机构改革,中宣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陆续出台的《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 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营造了让中国电影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环境。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把加快建设电影院作为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电影院建设发展实现更大跨越。2019年5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开展点播影院、点播院线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点播院线和点播影院的试点工作做出部署。2020年8月,在疫情之后电影院刚刚重启之际,国家电影局出台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2021年11月,《“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电影发展的专门规划。2022年3月1日,国家电影局出台《关于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影视基地项目,带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关于影视基地的第一份专门性文件。在财政支持方面,中央财政每年通过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村电影放映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来对优秀影片制作、影院建设、电影技术的研发、国产电影的宣发以及农村电影的放映、国产电影的海外推广等等各个方面进行推动和支持。在税收减免方面,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电影局等相关部门自2018年以来,出台了包括《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在内的多份文件,涵盖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文化事业建设税等各个方面。万达文化集团总裁、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对税费减免和财政支持感触颇深。他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政策优惠对电影行业的未来持续建设以及保持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无论是从内容制作方面,还是从影院经营方面,包括基地建设方面,相关的优惠政策、产业政策,保证了电影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了更好的盈利能力,电影企业也有能力去做持续投入。而持续投入又会对行业有更加持续的赋能,使得行业有更好的良性循环。”
2020年,疫情袭来。当年1月22日,春节之前,中国票仓第二大省份江苏省率先关停影院。1月23日7部春节档影片宣布撤档,全国影院陆续关停,一直到7月19日,长达180天中国电影市场全部关停。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高级编辑支菲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国内观众第一次这么远地离开了电影,既没有影院观影,也没有露天观影,只能在手机或者电视上观看电影。”疫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冲击非常明显。2019年,全国超过1000万元票房的影院有1713家,票房2000万、3000万、4000万元以上票房的影院也非常多。2020年由于半年时间没有开业,所以全国只有99家影院票房超过1000万元,没有2000万元以上的。2021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国有31个省(区、市)出现过影院暂时关停,青海省、河南省等一度出现过全省影院关停,全国排名100位以内的城市有15座经历了关停。到了2022年,疫情依然在对电影产业形成冲击。春节档过后,苏州率先关停部分影院,之后,上海、深圳、青岛、哈尔滨、沈阳、长春、南昌等地影院都出现了关停,尤其是上海和深圳,作为全国票房前四位中的两座票仓城市,影院关停对整个行业影响很大。疫情出现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推出了8个方面90项政策,其中有多项措施和中国电影发展息息相关。支菲娜将政策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减负,减免员工的‘五险一金’,减轻企业房租压力,去减轻电影院和电影公司经营上的困难;其次释放金融活力,通过一些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缓解贷款压力,来帮助电影公司渡过难关;第三是减免或缓缴税款,并且帮扶小微企业;第四是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引领新型消费。”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很多政策,从财政资金补贴、减免税款、优化金融、稳岗稳企、促进电影消费等等各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电影行业也做了很多自救与互助的工作。支菲娜表示,2020年复业以后,在政策倾斜和行业团结下,中国电影总体复苏情况好于预期、快于预期。2021年总票房恢复到2019年的73%以上,还有多项指标恢复到2018年至2019年的65%。影院建设和银幕增长步伐稳健,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82248块银幕,数量全球第一,电影银幕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和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到2021年为止,每1.72万位观众就有一块银幕。“疫情是一个‘高压密闭试验舱’,它在突发事件中检验了行业的抗压能力,也逼迫行业去创新和发展。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影院再次遭受冲击,但各级政府部门更加有经验,封控更加精准,行业更加有信心,几次大的档期,影院售票大厅的情况几乎和疫情前一样热闹,甚至是排起长龙。观众再次证明了影院需求仍然是旺盛的,当优秀的电影进入影院的时候,观众依然渴望走进影院看电影。”支菲娜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电影产量、票房产出等方面已稳居电影大国地位,稳步迈向电影强国新征程。2018年后,“我和我的”系列、“长津湖”系列、《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奇迹·笨小孩》、《夺冠》、《金刚川》、《一点就到家》、《你好,李焕英》、《中国医生》、《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唱响“四个讴歌”,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成批量出现,其中《长津湖》超越《战狼2》登顶中国内地市场票房冠军,而“长津湖”系列累计票房已近98亿元,有望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首个票房破百亿的影片系列品牌。“长津湖”系列总制片人、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进行经验总结时认为,不管是宏大叙事的“长津湖”系列,还是《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都没有局限于历史中的大人物,而是将镜头对准一些普通人,聚焦于小人物的英雄史诗和成长,以小切口折射大世界、以小人物呈现大时代、以小故事展现大图景。“这些年美国电影在不停地拍续集,漫威科幻英雄、动漫英雄等等,它们塑造的美国文化是一种特殊能力。中国电影则努力用反映当代中国的感人故事、感动人物,其中很多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物。”于冬认为,青年观众在看多了美国电影后,更渴望看到的是身边的邻家女孩、邻家大哥,“所以这些年博纳在创作上也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方向,我们拍普通人,你会看到《红海行动》我们拍的是普通战士,他们片中的对话反映出‘90’后已经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你会看到《湄公河行动》的缉毒警察也有缺点,在危难面前才彰显出英雄气概,临危受命跟毒贩作斗争;你会看到《烈火英雄》里的很多消防战士,包括牺牲的消防战士,在牺牲那一幕用手机给自己家乡的爸爸妈妈留下一段话。这些普通的细节在电影院里感动了无数观众,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于冬也表示,博纳在今年除了已经制作完成的《无名》之外,还有陈国辉导演的《平凡英雄》和尔冬升导演的《海的尽头是草原》两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聚焦现实社会、反映现实题材,通过一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瞬间,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精神面貌。除了新主流大片,2018年以来中国电影在多样化创作尤其类型片上也有长足进步,“唐人街探案”系列、“误杀”系列、“白蛇”系列、“拆弹专家”系列、“熊出没”系列都在取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品牌粉丝。曾茂军是“唐人街探案”系列和“误杀”系列的出品人,在他看来,系列化开发、多类型创作、多元化投资是实现电影创作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效途径。“目前万达的各种系列还在持续规划中,‘唐人街探案’系列第四部已经在规划,该系列的第二部网剧也正在拍摄制作中;2021年,万达做了改编题材‘误杀’系列的第二部,《误杀2》也是去年贺岁档的冠军影片,目前《误杀3》剧本创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第二稿、第三稿的修订。此外,《寻龙诀2》即将开机,它的姊妹篇《天星术》已经制作接近尾声,暂定今年年内上映,还有很多青春题材正在规划当中。”曾茂军坦言,系列化、品牌化开发才未来可控。“电影归根结底是创新产业,创新产业观众就容易审美疲劳。”曾茂军另外强调要注重题材的多元化:“我们要不断地创新题材类型,这样才能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比如像今年春节档,就是因为长时间缺乏喜剧影片,所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凭借过硬质量成了‘爆款’,题材的多样化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他认为,中国电影既要有高工业、多后期、大体量的电影,也要有中等体量,能够有较好票房表现的影片,还要有更多适合青年导演来拍摄的低成本电影。虽然疫情之下有些电影上映受到影响,但更多创作者一直在坚持内容创作,“我们现在跟郭帆导演的团队正在合作规划和制作好几部科幻题材影片,《流浪地球2》正在青岛拍摄,前些年万达买的IP《折叠城市》剧本已经开发完成,今年年内就会开始拍摄。在航空航天题材方面,《神舟》系列是和文牧野导演合作,现在剧本初稿已经有了,正处于剧本的再次创作和开发阶段。”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2018年以来,中国电影在拍摄、制作、放映等方面的科技发展也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于冬曾感叹,十年前拍大片,都是去国外做后期。“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大片都以到国外去做后期作为宣传点,《指环王》团队给做的,《哈利·波特》团队给做的,在宣传时都引以为荣。”但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相关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拍摄方面的科技力量已经出现了全面进步。“在拍《中国机长》时,我们完全模拟1:1还原做了一架模拟机,在机上拍摄,飞机驾驶舱前舱的位置只能坐三个人,布置了16个镜头,每个演员在各个角度的表演都捕捉到了;在拍《长津湖》时,这么大的制作,没有一个人受伤,现场炸点可以精准控制,眼前1米炸药量是多少,爆破是多大,都经过精密计算;在拍《烈火英雄》时,我们1:1原址搭建大连1号油罐库,大火面前,演员既要完成拍摄,还不能受伤,相关的保护措施和镜头捕捉,完全是全新的形态和标准。”于冬坦言,近些年中国电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技术力量已经向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看齐,甚至在很多方面能够超越外国:“我相信中国电影未来能够继续实现全面提升,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产业储备和技术力量支撑。”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在5G、云计算、数字化等新技术上起点较高。曾茂军表示,目前正在建设造的长春影都就运用到了多项“弯道超车”的新科技。“第一是全面使用5G技术,我们规划了一个5G影视产业园,从内容存储、拍摄制作到后期渲染,全部是可以在远端实现‘云技术’;第二是数字化拍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大家已经可以接受线上会议等各种活动,我们希望随着数字化拍摄的落地,电影拍摄也能够异地实现,不一定要到当地去。”他认为数字化拍摄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拍摄最大的好处是拍得越多,沉淀下来的数字资产就越多,未来可以再次利用的概率就更高,数字资产沉淀后,可以做很多数字化的二次开发,包括和NFT结合等很多可能性,对电影行业来讲,产业链可以更有效地延展。中国电影特别是内容制作方的收入才不会仅仅来源于电影票房,就也能够减少对电影单一票房的依赖。”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也在关注虚拟拍摄,他重点提及LED技术,“在疫情影响下,外景拍摄遇到了很大困难,LED技术正好能够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一些问题,所以LED技术在这两年,特别是疫情后,得到了特别快速的发展。”
“比如我们背后有一块LED屏,它可以是全世界你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是长城、南极、珠峰之巅,从摄影机镜头拍出来,就像真实在那个环境里是一样的。”他也表达了对虚拟拍摄技术的信心,“之前有一次论坛上,我说未来十年左右,可能大量摄影棚都会变成虚拟拍摄,但是经过疫情这个催化剂,我觉得可能五年甚至三年时间,虚拟拍摄就会成为影视拍摄的主流。”马平还表示,中国的LED拍摄技术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就集合了很多国内技术、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的力量,目前中国生产的LED占到全世界的90%以上,这90%里面又有90%是在中国深圳生产的,全世界所有用于虚拟拍摄的屏,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中国,未来我们会继续结合这方面的优势力量进行探索。”在影院放映技术上,2022年3月15日至3月16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组织由来自电影科研所(检测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和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ISO/TC36)召开的第26次全会。会上,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展顺利,已完成编制阶段工作,进入征集各国意见阶段,并预计于2023年正式发布。科技进步带来的创作力解放对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十几年前,我们要做一部动画片或者完成一个电影级别的特效镜头,需要大量的资金,几十上百人的专业团队,但是今天以及我们可预见的未来,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小团队就可以达到电影级别的需求。”马平说,“科技可以极大地解放电影创作者们,而科技的发展也一定会成为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有效支撑。”
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影视基地的建设。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1中国影视基地(园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专业化的影视基地有230家,其中大约50家比较活跃;占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园区约有20家;摄影棚超过10个的影视基地约有10个。2022年3月1日,国家电影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准确界定范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合理规划布局、聚力发展主业、严控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全方位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坐落于青岛的东方影都是由万达规划设计,目前万达还在建设长春影都。据曾茂军介绍,长春影都一共有30个摄影棚,主要以三千、五千、八千平方米的大棚为主,是全球影视基地里大棚面积和比例最高的,“现在长春影都正在建设当中,应该今年、明年大部分的影棚都会逐渐开业,现在已经开始协助进行一些电影拍摄工作。”在曾茂军看来,基地是中国电影重工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基地建设,中国电影要想上一个大的台阶就有难度。”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从15年前开始规划,落成时是亚洲规模最大,到今天依然在技术、专业团队上,是亚洲一流的摄影基地。疫情期间,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还进行了升级改造。马平介绍:“2021年,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组织了国内多家相关企业,一直在联合推进自主的LED虚拟拍摄技术研发和相关工作,同时也借着疫情的修整期,投入巨资把最大的混录棚的声音、环境和设备做了全面更新。并在电影高清格式方面,建设了两个电影高清格式研究室,对现在行业里面存在的高清格式,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包括LED技术、CINITY等前沿技术,做评估、研究,联合行业验证这些高清格式在拍摄中的具体问题。”“视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完成中国电影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视效行业因为疫情和多媒体冲击等原因,面临着一些困境,我们一直在想如何利用‘国家队’的优势,带领全行业找问题,走出这个困境。”在谈及未来时马平表示,作为“国家队”,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在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上格外关注,“我们正在积极参与包括中国电影数字制作白皮书等相关行业自身的产业标准的编写、制定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