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_255px;

行业资讯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2016年农村电影市场盘点

2017-2-6来源: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共服务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出台,明确要求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统筹保障农村地区观众观看电影的需求。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等工作中的职责,以及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将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从2016年开始农村电影放映进入到一个发展的重要时期,10月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提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要服务于“全面小康”这个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步伐,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和总局的新部署对农村电影的发展既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标志着农村电影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电影市场已建立数字电影院线319条;数字电影版权方275家;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210个;实际运营的放映设备(一年内参与订购的设备)48553套。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3575部,共有3492部影片被院线订购,影片订购率达到97.68%。全年订购场次达995万5429场,较2015年增加18万3322场,涨幅1.88%,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农村版权影片401万9609场,农村版权以外影片593万5820场,首次出现全年订购商业场次超过公益场次,占比59.62%。
  纵观2016年农村电影市场,影片片源更加充足丰富,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因地制宜改善观影条件,积极探索扩大电影公共服务范围,主题放映活动更为精准聚焦,实现了更有效的放映监管等等,这些亮点为探索建立农村电影放映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探索农村放映新机制、新形式,规范经营方式,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国产新片投放加速 片源更加充足丰富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3575部,全年推出“新片”495部,其中2016年出品的影片138部,2015年出品的影片222部,两年内新片占2016年新增影片比例达72.73%,相比去年的新片占有率66%有了进一步提高。
  2016年单片订购最高场次超过20万场,同比2015年高出4万多场;共有8部影片订购超过10万场,同比增加1部影片。2016年订购影片前20名(见表一)中两年内出品的新片有19部,从影片出品时间到影片登陆平台时间,基本保证农民观众第一时间看到“新片”;同时各地院线也采取响应措施,保证订购的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 

  
 “过亿”影片加快更新频率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共有150部城市票房过亿影片,其中2016年新上“过亿”影片29部;“过亿”影片累计订购场次达594万3852场,其中2016年订购91万4374场。
  2016年城市市场有45部国产片票房过亿,截至12月31日已有12部投放农村市场,占比约三分之一;城市高票房影片基本会在下线之后陆续进入农村市场,据统计,2016年平均每月有一部城市票房过亿影片登陆交易服务平台(可参考《百部城市票房过亿国产影片推荐》专题http://www.dmcc.gov.cn/eportalapply/servlet/GyypZhuanTiList)。片方将更多更好的影片投放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国产高票房影片进入农村市场的速度和数量再次提升,受到群众欢迎,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而言战争片仍然是农村观众最为青睐的题材,2016年《百团大战》蝉联 “过亿”影片订购冠军,订购场次为12万5233场。与2015年“过亿”影片订购战争、动作题材独霸的情况相比,2016年《港囧》、《夏洛特烦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都市喜剧、动画电影的出现,使得订购排行榜上的影片类型丰富了许多,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票房、口碑俱佳的影片投入农村市场,并收获更好的订购成绩。


 2“院线自制”丰富影片类型 创新制作模式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地区片源,越来越多有条件的院线针对当地群众的需求,组织拍摄地方戏曲片、纪录短片、科教片等影片,形成了“院线自制”这一特色模式。“院线自制片”发展到如今,已经在农村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丰富了影片类型,受到了辖区观众的喜爱,巩固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
  就2016年订购情况来看,“院线自制片”中最成功的当属科教片,排名靠前的多为院线结合本区域农民实际需求制作的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科教片,如《农村安全用电小故事》、《现代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
  此外,纪录短片也成为近两年来院线自制的热门类型。2016年“自制片”订购冠军就是纪录片《婚丧嫁娶树新风》。本片是山东新农村院线推出的“乡村文明行动”系列中的第三部,其余两部分别为《乡村文明你我他》和《农村垃圾污水简易处理》。
  戏曲片在2016年“自制片”的订购业绩虽不突出,但邯郸惠民院线出品的豫剧电影《山娃》单片表现相对喜人。戏曲电影地域性强,针对辖区观众定制,已成为各地政府探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新路子的有效手段。截至12月31日,平台共有可供订购戏曲片92部,涵盖京剧、豫剧、黄梅戏、花鼓戏、秦腔、越剧、陇剧等二十余个剧种。2016年共有95部戏曲片被院线订购,订购累计达87万2798场,较2015年同期增加12497场。
  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公司在“院线自制”的基础上创新摄制模式,联合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推出故事片《斗.鼓》,同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和在农村电影市场放映。院线公司的好剧本和专业制作单位的技术保障强强结合,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并有利于扩大影片的影响力。

  

  3“系列电影”注入新力量
  纵观2016年影片订购情况,“系列电影”异军突起成为新亮点。《红鹰突击队之狙击》和《红鹰突击队之生死一线》订购均超10万,分别以13万5149场和10万6103场的成绩名列订购总排行的第二和第六名,《六扇门之致命营救》也以72381场的成绩跻身前二十。
  以往交易服务平台上“系列电影”相对较少,近两年来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陆续推出了多个“系列电影”,并且题材多样,既有故事片也有科教片,截至目前,交易平台已有“系列电影”二十余个,其中如《女神捕》、《镖行天下》、《侠僧探案传奇》等系列中的影片已全部登陆交易服务平台,接受订购,其余“系列电影”都在陆续更新中。除了表现突出的系列故事片《红鹰突击队》和《六扇门》,湖南省多部门联合制作的系列科教片《映山红》近年来也是订购热门,2016年6部系列片订购场次达10万4910场。
  “系列电影”少则几部多则十几部,每个故事自成起讫,又彼此关联;院线在订片时可考虑一同订购、成系列放映,让喜爱此类电影的观众能够集中观赏。观察2016年上半年和全年数据,“系列电影”的订购走势稳中上升,预计此类影片将成为农村电影市场中的一股“新力量”。 

  
  深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 积极提升农村电影服务质量
  2016年共有8条院线订购影片超千部,其中浙江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订购影片部数最多,为1675部,约占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一半数量。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继续扩大2016年上半年的订购优势,成功拿下全年度订购冠军,打破了江苏新希望农村数字院线2013年以来的三连冠。
  浙江省2014年启动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改革以来,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和突破;山东省标准化放映开展以来,不断推出提升放映服务质量的创新性做法,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在探索农村电影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这些地区先行一步,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同时也向其他地区推广了经验,进而带动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提质升级”。
  另外,浙江还朝着发展供给新业态方向,积极探索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2015年起,浙江实施镇级多厅影院建设扶持政策,对省级小城市试点镇、省级中心镇首家新建的三星级以上多厅影院(3个厅以上)实行奖补。同时,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比如在金华设立镇级影院参与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试点,开始承担公益放映任务。2016年,浙江将镇级影院纳入政府购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范围,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新途径,丰富公共服务产品和种类,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1浙江省农村电影体制改革试点收获经验获得重大进展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同意浙江省作为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的试点省。在2014年发行机制改革和2015年放映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浙江省2016年制定政府购买放映服务的实施方案和质量标准,对放映服务承接主体的资质条件、放映行为规范、设备技术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质量标准要求,破除放映环节各项壁垒,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建立放映市场竞争机制。
  浙江省组建浙江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全省农村电影的市场经营。浙江新农村从2015年下半年正式运营,到年末已位居订购排行榜第七位,2016年更是持续发力,取得了年度订购影片数第一、订购场次第四的佳绩,这无疑得益于浙江省农村电影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所取得的成效。
  2全面推广标准化放映打造精良放映员队伍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农村电影院线分会理事会暨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现场会于2016年6月在山东安丘召开,标志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山东标准”走向全国推广,为全国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的重要参考。
  标准化放映在全国的推广,给全国的农村公益电影工作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湖北、河北、内蒙古、四川、江西、山西等多地纷纷组织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培训活动,从放映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放映员队伍,加强标准化放映的推广实施。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疆、海南和安徽三地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农村电影院线分会和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开展全省级别放映员技能竞赛,均邀请曾经担任全国农村放映员技能竞赛裁判的专家出任裁判员,比赛试题均来自国家题库,规格更高、程序更严,覆盖范围更广。
  作为推进农村电影标准化放映的一个重要实施环节,加强对放映员的培训和考核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开展放映员技能大赛,能够不断改进放映方式和方法,强化技能学习,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农村放映员树立标杆和典范,从而提高整体放映员的综合水平。同时,农村电影放映员技能比赛的举办,也将引起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农村电影放映状况,关心农村电影事业发展,对促进各地农村电影放映进一步提质增效,大力提高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移动服务”功能提升院线精细化管理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对已有的影片解码卡回传技术体系进行扩展升级,于2016年正式推出面向农村放映员的“移动服务”功能,实现了对农村放映员的服务直通,重点解决放映员在放映现场的技术难题。
  此功能低投入,快使用,放映员只要拥有一部安卓智能手机和一个读卡器就可使用,享受随时随地授权及自助故障检测的服务。通过专用手机App,放映员可自行授权院线已经订购的影片场次,无需奔波往返于院线服务点和放映现场;试机影片场次授权可轻松获取,随时按需获取试机专用场次,放映员测试操作更加便捷;现场放映出现故障时,放映员可自助排查故障原因,检测影片解码卡状态、修复部分卡故障;具备放映现场实时回传功能,院线可随时跟踪放映轨迹、现场照片等放映动态。
  河北省保定锦秀院线、定州中山院线等地区已全面应用“移动服务”功能。据上述院线反馈,一年来该功能使用稳定,大大提高了放映员的授权便利性,促进了放映现场技术难题的排查解决,并有效提升了院线的放映管理和广告运营水平,成为院线精细化管理的好帮手。
  此外,目前数据回传系统提供设备数据指标及注销服务,促进多个地区加强流动放映设备管理,2016年已为江西省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专项整治行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北京广电局提供了批量历史数据汇总表格,以及为广州金影院线提供了系统数据接口。
  4因地制宜改善观影条件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电影放映技术和设备更新,电影内容日渐丰富,原有的室外流动放映单一模式已不再能满足农村群众对看好电影的追求。在传统流动放映的基础上,各地普遍尝试利用村镇的文体活动站、文化礼堂、宗庙祠堂等现有条件开展固定放映。有些地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行固定放映点建设,有些地区则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建设固定放映场所,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还加大了乡镇数字影院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放映观影条件,真正使群众受惠。
  2016年在推动公益放映户外向室内、流动向固定发展方面,也涌现了不少典型做法。
  浙江省义乌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金华民营股份制企业),积极学习城市影院经营模式,已建成赤岸、苏溪两家连锁式“农村影院”,实行公益放映和有偿放映并行。该放映点面向当地周围农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群,百姓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每年放映公益性免费电影将不少于50场,有偿放映票价15元/张,办理会员卡后票价最低可优惠到6元/张,会员卡两个放映点连锁互通。据了解,义乌市计划三年内建设16个市内放映点23个放映厅,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连锁经营”,推动农村电影运营模式转型升级。
  山西省长治市第三家农村电影院在屯留县寺底村影院开始投入使用,每周放映两场电影,寺底村室内影院的建设是以寺底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2个煤矿,总人口近3000余人。与全市前两家室内放映试点不同的是,寺底村室内影院的机器设备全部是自己购置,安装了数字流动电影放映机,上海文广0.8K电影播放器,日立757投影机,拥有6000流明的亮度,5.1声道环音系统,画质清晰逼真,实现了流动放映和固定放映相结合的模式。厅内占地面积为80余平方米,50余个座椅,并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标准舒适,利用广播、海报等宣传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观看电影。
  吉林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在大安市建设18个公益乡镇数字电影厅,大安市文广新局为该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11月开始筹备,历时2个月,于12月27日乡镇数字电影厅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18个乡镇数字电影厅全覆盖,每周为百姓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切实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电影难、看电影贵的实际问题。乡镇影厅的建设,对完善大安市乡镇文化功能,提升乡镇服务职能,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心组织主题放映活动 打响“小康中国 富美乡村”品牌
  2016年总局电影局陆续组织开展了电影“三下乡”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红色的旋律红色的传承——优秀国产影片广场、社区、学校放映”活动、建党95周年优秀国产影片农村地区展映活动,各地院线也根据实际需求,结合时下热点,积极举办各种主题放映活动,如“廉政电影展播”、“‘平安中国’科普电影宣教”、“儿童节电影展映”、“6.26禁毒防艾法制教育电影宣传”、“‘百花放映?情系基层’大型公益电影文化惠民放映”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于10月提出助力全面小康、面向2020年开展全国农村电影放映“主题聚焦”活动,放映活动的总主题是“小康中国·富美乡村”,计划每半年根据党和国家重大安排部署,确定一个放映主题,根据每个主题来重点推荐放映影片。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于12月1日落实开启了“主题聚焦”活动的第一场活动,即“百年小康路 长征再启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主题放映活动,共推出包括《勇士》、《遵义会议》、《大会师》等十部反映长征题材的新片和热门影片供院线订购。
  “百年小康路 长征再启程”主题放映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及各农村院线的大力支持,并下发通知组织落实影片的放映工作。根据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截至12月31日,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参与了活动影片的订购,参与订购的农村院线也达到了143条。尽管冬季是农村电影市场放映淡季,但各地的订购热情依然十分踊跃,在寒冷冬季呈现出火热放映的小高潮,截至12月31日,10部活动推荐影片累计订购已破十一万场大关,达11万0791场。
  “百年小康路 长征再启程”主题放映活动是对“主题聚焦”活动的一次积极落实,开启了农村电影放映的新局面,为2017年“主题聚焦”放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尤其是将极大丰富2017年“元旦”、“春节”农村电影放映市场。此次主题放映活动,提升了农村电影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了电影公共服务范围,打响了“小康中国富美乡村”品牌,再次证明农村电影放映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的积极意义,证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电影工作坚持为映而译 真正落实放映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业务管理服务平台统计,2016年少数民族语有可供译制影片96部(其中故事片75部、科教片21部),译制申请影片976部次,译制完成影片829部次,发行版完成影片836部次;总计订购少数民族语发行版影片25万6069场,较2015年同期增加20694场,增幅为8.79%。目前,全国共有11个译制中心,可译制素材累计已达781部,累计完成译制片5205部次,包含了17个语种的38种方言。
  2016年云南省完成影片译制数量最多,且逐步改善译制质量,故事片和科教片分配较为平衡;放映方面最终取得了年度订购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怒江州广播影视民族语译制管理中心积极践行“为民族群众而译、为农村放映而译”,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先后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军营放映活动、傈僳语优秀电影进边远山区等一系列活动。
  新疆在南疆、北疆组织了选片委员会,既让老百姓选片,也和自治区译制中心组织选片,避免译制和放映的脱节。结合少数民族观众的观影喜好,有针对性译制了维语版、哈萨克语版《“杏”福来敲门》、《梦开始的地方》、《真爱》等影片,分别订购放映了5948场、2660场及1481场,这些影片充分展示了爱国爱家、大美新疆的情怀,彰显了新疆人质朴热情、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又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此外在冬季放映方面,新疆自治区各地州或者建立农村文化大礼堂、配备灯光、暖气等设施已达到农村电影放映的条件,或者通过购买煤炭、添置供暖设备等措施,解决了新疆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开展,如云南、内蒙古、广西、西双版纳、延边等地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已陆续走出国门。12月在西宁召开的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技术培训班上,少数民族语电影分会理事们也提出了未来要为少数民族语电影走出去打好基础,让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境地区的群众更广泛、更及时看到更多的优秀电影。
  少数民族语译制电影的放映对满足农村地区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幸福指数、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和谐、稳定、发展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各译制单位能够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具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本单位译制人员的培训力度,落实放映、关怀群众,让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事业在“十三五”中更加辉煌。 



  应对新挑战 做好新时期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
  “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升级,农村电影放映这项惠民工程也在新时期内承前启后,不断推进和发展。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基本满足了基层群众的观影需求,在取得许多进展和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电影放映缺乏有效宣传和主动推广,观众挑选符合其喜好影片的渠道和方式相对有限,现有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困难,放映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仍然倚靠政府补贴,对市场运作不主动、不积极等等。
  面对这些矛盾和挑战,未来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具体措施,多管齐下、推动解决。要以农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完善运行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改革创新”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创新力度。
  (一)各级电影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电影公共服务的主导推进的职责,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放映目标,保障场次补贴及时、足额到位。(二)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为农村电影放映提供更多优秀影片,加快建立按需放映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让基层群众参与选片。(三)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固定放映场所及乡镇影院建设规划,及时维护、更新老旧设备,提升农村电影服务硬件设施水平。(四)推进市场化运作,院线公司和放映队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商业放映,尝试创新发行放映模式,探索开发二级市场。(五)继续加强对放映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放映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技能。(六)进行更为有效的放映监管,确保放映场次的真实有效。
  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稳步迈进。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影也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活跃、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样,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愈发多元。因此农村市场需要更多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影片,在满足农村观众基本喜好的同时,能够引领审美导向,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做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中国电影发展成果,是全体农村电影工作者们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职责。“十三五”期间,大家应共同努力,扎实做好工作,不断开创农村电影工作的新局面,打响农村电影放映活动的品牌,促进农村电影放映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