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差异化,电影发展的关键
2013-9-12来源: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中国人均GDP就已达到3566美元,并且有比较明显的增长预期。电影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娱乐,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事实上,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的态势。如何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并且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电影消费需求,无疑是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和难点。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仍然处于起步不久的积累阶段、初级阶段,现在的成就是原有产业模式下量变的结果。换句话说,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掩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主要集中在一线(北上广深)大城市,大量的二、三线城市还没有被有效纳入电影产业发展的轨道;二、三线城市的广大人群虽然也表现出了对电影的极大热情,但他们的消费需求尚不能得到满足。
从2001年开始大力推进的院线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迄今为止已有40多条院线,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院线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使得院线自身规模得不到有效拓展,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同质化现状无法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对电影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2010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3年多时间过去了,差异化院线建设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过去,我们总是批评电影创作和生产层面存在着浮躁、跟风等不良趋势,类型单一,创意能力不足,想象力匮乏。事实上,“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艺术品质优良、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不断涌现,却由于没有差异化院线,难以与电影市场有效对接,难以与更大层面的观众见面。如零负面评价的影片《钢的琴》、《逆光飞翔》在主流电影市场就遭遇了“滑铁卢”。从某种意义上说,差异化院线建设成了中国电影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期一些高票房的中国电影,也是由于年轻观众群体越来越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体,他们的口味及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中国电影。他们不仅拥有影响舆论的能力,也乐于运用这种能力。必须指出,当下主流院线的观众群体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普遍存在盲目、非理性、过度娱乐化以及“粉丝消费”的状况。不是所有观众都想看相对单一的商业大片,也不是所有电影公司都仅仅致力于投资相对单一的商业大片。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观众群体肯定有不一样的消费需求、审美需求。不努力满足观众不一样的消费需求、审美需求,不仅会失去巨大商机,也不符合电影产业发展的“群众路线”。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电影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灵活,电视播映、互联网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可能会对电影传播体系建设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为差异化院线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去设计差异化院线建设方案,用与商业电影不一样的营销方法开拓潜在的市场,从传播层面细化和完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我们应该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观众的消费需求做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创作和传播策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片源和观众无疑是制约差异化院线的两大瓶颈。观众是需要培育的,培养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欣赏水准,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不同类型作品的开放容纳度,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为中小成本电影以及相对小众的艺术电影培养足够量的观众群体,从而实现有效的市场对接。经过长期、耐心、有序的市场培育,辅之以多元化、有针对性的营销,差异化院线完全可以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美欧日韩甚至台港地区都有自己的艺术院线,能够接纳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中国电影正在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转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推进差异化、特色化的院线建设,中国电影很难获得本土观众、海外观众更大层面的认同和尊敬。
电影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本身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众所周知,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模式必然趋于保守,电影类型就有可能出现停滞、枯竭。如果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元素和想象力,不断拓展电影类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而只有差异化院线才能够从传播层面不断拓展电影的类型,优化电影生态和格局,最终实现电影的平衡发展、包容式发展,以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使中国电影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相信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逐步完善的中国电影未来将不是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