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_255px;

行业资讯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各地探索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

2011-1-12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当前,我国农村电影放映网络已经初步搭建,但是如何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进一步打破放映体制中还存在的约束,进一步完善这一“平台”,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也都在不断摸索,高招频现。

     浙江:兴建农村电影院线“联合体”

    截至2008年,浙江省已成立了11条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分布在杭州、温州、金华等地区。这11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互不隶属,独立经营。宁波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经理唐士军表示,由于各院线市场规模都不大,又处于松散状态,所以产生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设备购买单独采购价格偏高、成本增大,市场竞争无序,互压广告收费价格,经营管理模式不一,无法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打造成文化品牌。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顺利完成,现已由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牵头,联合11家农村院线公司协商组建一个合作联合体――浙江省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该联合体成立后,将整合全省资源,统一开展人员培训、技术维护、拍摄和制作数字影片节目等,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电影市场体系。

    湖北:通过“造血”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事业的长久,从事农村电影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有意识地在国家扶持下逐步降低对国家补助的依赖。通过自我造血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湖北银兴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经理马秀龙说,农村电影数字电影放映更倾向于活动,而不是常态的电影娱乐方式。通常会结合国家、社会或本省的社会热点来进行。比如,奥运期间,马秀龙所有的院线兴办了“奥运健康湖北行”农村放映活动,金龙鱼等企业都来赞助,湖北移动每年也会参与一些这样的活动。他表示,过去这种活动更倾向于通过扩大社会影响力来提升企业形象,随着近几年放映的日常化和规范化,商业广告的价值也逐步彰显出来了。

    马秀龙认为,放映电影与做好电影的市场运作同样是院线的工作内容。“农村放映员确实很辛苦,没有市场运作,很难提高他们的待遇。放映员每场拿国家补贴的70%,只是低层面的劳动。我觉得应该想办法提高放映员的劳动附加值。”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