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进入“数字电影”时代缩小城乡文化差别
2010-10-20来源:新华网
从19日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农村电影院线交流会上获悉,"数字电影放映"在我国农村正在全面取代传统的胶片电影放映。而随着中国农村进入数字电影时代,电影放映的"城乡文化差别"将迅速缩小,农民们在田间乡村就可以免费地看到视听效果引人入胜的《叶问》、《建国大业》等商业大片。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介绍说,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近4万套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基本上全国每个乡镇都拥有了一套比较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而"胶片放映正在退出农村电影市场"。
"如果说,中国电影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那么农村电影市场就是还有待开垦的金矿"。杨步亭指出,中国要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就必须充分发展拥有一半以上人口的农村电影市场,培养农民看电影的习惯。
上海是全国最先实现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化"的地区,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每年免费放映52部数字电影。上海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总经理姜晓文说,上海正在探索一些新鲜做法,进一步改善农民和农民工的"文化民生"。
正如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多地在中国与海外同步上映一样,如今在上海,"城市电影"和"农村电影"的首映时间差距正在缩短。上海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去年放映《建国大业》,比上海市中心的许多高级影院首映该片时间只相差十多天。
姜晓文介绍说,随着农民向城市"迁徙",上海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服务也开始追随他们,向城市延伸。在上海,所有区级公园都设有数字电影的免费放映点。今后几年内,上海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员还将越来越多地走进建筑工地以及全市106个街道文化中心的活动室。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