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_255px;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创新观念 加强管理 推动农村电影工作全面发展

2010-11-19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政策环境。尤其是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在甘肃省召开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指导意见》和总局推动农村电影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总结“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发展思路,展示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新成果,交流电影职能划转后,各地在开展农村电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推进农村电影市场化运营和产业化发展明确方向。下面,我受国家广电总局张丕民副局长的委托,分四个部分对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一个小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做一些安排。

 

        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成效显著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广电总局农村电影“2131工程”明确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为全面贯彻文件精神,加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给予高度重视,五年共支持资金超过25亿元,用于放映设备采购和放映场次补贴,以及公益版权的购买和农村题材影片的补贴。基本完成了全国农村电影市场的基础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网络初步形成。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年]38号)下发,延安“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召开后,各地党委政府和文化广电部门提高了对做好农村电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启动和部署了本地区农村电影工作,各地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制订实施方案,着力培育和建立农村电影放映新主体,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公益放映任务。

 

      截止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成立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32条,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065套。按目前全国4.4万个乡镇计算,基本上平均每个乡都拥有一套设备,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电影数字放映新格局。另外据统计:截止至9月底,今年全国农村数字院线已订购影片773.5万场,放映任务也在积极推进完成中,总体上呈现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其特点体现在: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八亿农民在农村。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在中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中,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一系列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对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文化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对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知晓率和普及率都得到了提升。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是我们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农村电影发展改革新思路科学有效

 

     中央制定的“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方针,是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农村电影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是对我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科学总结,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特别是2007年延安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积极落实和履行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办发38号文件精神,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在电影职能划转广电部门后,各地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积极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发展农村电影新思路的内涵,通过建立农村电影放映新体制,探寻农村电影市场新机制,培育新的农村电影市场主体,进一步体现各级广电部门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不少省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订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对农村电影放映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发展道路。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甘肃省在衡量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农民群众是否能真正看上电影、看好电影;放映补贴是否能够真正发放到放映员手中;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我认为这三个标准,就是“十六字”方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农民群众看到最新最好的国产电影,是我们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现阶段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因素,需要通过政府来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补贴既能调动农村放映员的积极性,也能增加院线公司本身的市场活力,是我们进行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前提。

 

        (三)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财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按照国办发[2007年]38号文件精神,把农村电影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考核干部等项目,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已初步建立起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保障机制,设立了专项经费,采取 “养事不养人”、以购买公益版权、场次补贴和部分设备,向农民群众提供免费公益放映服务的方式,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扶持保障。

 

      “十一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含东部少量贫困地区)配备电影流动放映车919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7669套;2007年-2010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了16.2亿元资金对中西部农村电影放映进行了补贴。今年8月,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的支持力度,财政部根据各地农村电影放映成本测算结果,将原每场100元的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标准提高到200元;并以奖励的形式,对东部6省3市下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奖励资金83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农村电影的资金超过了50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约24亿元。配套工作比较突出的地区是,不含2010年的数字,中部地区,江西省配套补贴为25542万元,湖南省为9086万元,河南省7430万元,湖北省为5415万元。西部地区,重庆市补贴为14257万元,陕西省为6481万元,四川省为4192万元,西藏自治区为2894万元。各级财政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的扶持资金比例不断提高,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农村电影工作者,也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的普及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2008年,为加强农村电影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部、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08〕135号)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广发〔2008〕108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放映和补贴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发放到位、管理到位,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提供了有力的财金制度保障。

 

        (四)广电总局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建立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龙头骨干企业

 

      在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农村电影数字化转换进程中,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电影数字放映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0.8K)》、《关于开展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设备技术检测与质量认定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数字放映设备市场准入标准,推动数字放映设备升级改造。总局还专门成立了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承担流动数字电影的节目制作、传输,订购和网上交易等项服务,为农村电影放映活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引导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加快数字化放映转型,从2006年—2008年总局先后扶持组建了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公司和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这两家公司重点承担政府委托的全国农村数字影片公益版权集中采购和发行放映工作。截止今年9月底,中影新农村发行公司已向全国农村地区发行公益影片637部,其中故事片407部,科教片175部,戏曲片17部,美术片23部,纪录片15部;同时还发行了农村专用影片37部,商业影片140部。该公司通过良好的服务,为各地农村电影放映活动的开展建立起有效的片源保障。

 

      中影新农村电影放映公司以“为农民送电影、为部委宣国策、为行业拓市场、为院线创效益”为发展战略,开创性地摸索出与国家相关部委合作开展公益宣传项目,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农村放映新平台。2009年以来,该公司在与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合作“家电汽摩下乡”放映、与卫生部合作卫生公益放映、与计生委合作“婚育树新风”放映、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合作“安全用药 关注农村”等放映合作中,把农村电影放映与国家的惠民政策结合起来,在放映中将新政策、新知识、新理念送达到全国各地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和乡镇,把相关的政府公益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其中在为宣传“家电汽摩下乡”政策的活动中,还拍摄了《咱家该买了》公益宣传片,将政策宣传故事化,4个月共放映66万多场,创造了国内数字电影单片放映最高纪录。

 

        (五)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全面普及

 

      近年来,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得到了快速发展,公益放映活动已从最初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目前4万多套数字放映设备基本上覆盖了全国64万个行政村。“十一五”结束时,将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胶片向数字过渡。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广大农村,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数字电影放映的普及,从世界范围来说,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奋力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作为最早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之一的西藏自治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支能吃苦耐劳、坚守高原恶劣环境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完成了对全区7962个放映点的覆盖,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标任务。在链条式管理的流程中,做到管理制度健全、责任分解到人、落实放映到村、服务到寺庙,让农村电影成为西藏农牧区文化的主旋律,为西藏的繁荣和社会安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高度重视,电影职能划转后,迅速成立了自治区农村电影管理中心,实现了全区农村电影的数字覆盖。其中喀什农村数字院线坚持从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片源保障、设备保障四方面入手,加强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利用开展农村流动数字放映,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在喀什数字放映已成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道“家常菜”,放映队所到之处,场场爆满,最多时可达上千人次,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年均一村放映13场,全面实现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更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建立了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的机制,甘肃省农村电影放映覆盖了全省16786个行政村,2009年完成了计划放映场次201432场。宁夏自治区在做好全区195个乡镇、2336个行政村的4万场放映覆盖的基础上,每年增加对区内农林牧场及广场、社区放映1万场,使全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场次逐年递增,截止今年8月底已完成全年放映任务的86.45%,累计观众499万人,实现了全区一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承诺。

 

      江西省是最早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试点地区之一,在近年的放映实践中,农村电影放映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农村电影工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电影放映覆盖也从农村扩大到学校、农林垦殖场等周边地区,2008年以来,全省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放映任务。

 

        (六)加强监管成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重点

 

      今年是全国农村电影基本实现数字化之年,农村数字放映设备投放基本完成后,如何使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资助的4万多套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目标,形成一个以数字放映为依托的新媒体平台,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可持续发展,监管工作成为重点。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如:湖北省广电局在农村电影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把做好公益场次补贴发放工作作为重点,他们从制度建设、社会监督、行业检查三方面入手,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一是依据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制定本省各级财政场次补贴的配套比例;二是统一放映场次的统计标准、补贴标准和资金使用范围;三是加大检查力度,由省财政、广电联合组成检查组,已连续两年对省内放映情况进行大检查,收到较好效果。2009年全省完成公益放映332588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的目标。

 

      陕西省广电局通过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及时发现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的使用和发放工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积极会同省财政厅下发整改通知,并联合省审计厅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开展逐级审计,严格落实逐级整改,规范补贴资金的使用和发放。

 

      宁夏广电局在开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活动中,大力推行电影五级公示制,取得明显效果。一是把全区电影放映安排每周刊登在《宁夏广播电视报》上,在全区各市、县、乡、村进行公示;二是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行放映卫星跟踪监控;四是实行监映制,村干部按场次填写监映单;五是加强明查暗访和检查监督,认真处理不按公示规定放映的相关责任人。

 

        二、农村电影工作成就的主要经验

 

        为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各地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主要是:

 

        (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时期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基础环节

 

      2007年,延安会议之后,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07]38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发展改革思路,积极推进农村电影的体制机制创新。如:甘肃省广电局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字方针”的精神内涵和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冷静分析全省农村电影实际和“十五”期间全省农村电影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反复论证,提出必须要破旧立新、锐意改革、打破不适应发展形势的旧体制,确立了“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看到电影、看好电影和对国家投入放映设备、补贴资金高度负责”的工作原则,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政企管办分离,健全服务体系”的全省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案。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组建农村电影院线公司,扶持具有市场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将监管与运营彻底分开,建立了“管、办”分离的公共服务新局面。形成了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以国有设备、场次补贴为依托,数字放映为龙头,县、乡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与市场服务相协调,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农村电影放映新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新体系中,政府部门宏观指导、制定政策,强化监管,院线公司承担全省放映任务,并在完成公益放映的基础上,探索广告等商业放映模式,这一探索,为甘肃农村电影市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广电局在省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农村电影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发展。全省成立了19个农村数字院线公司,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原有城市电影公司为大股东牵头组建;一类是以民营公司为主体,多名自然人为股东组建;还有一类是由多名自然人合股组建。各院线公司均由所在地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具体承担实施当地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放映队伍组建,均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录取,在公司组建以及用人机制上实现了创新。

 

      重庆市广电局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活动中,以创新促发展,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以放映模式、监管手段、拨款方式、观影环境四位一体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模式,保证了农村、校园放映,实现了放映定位监管,使全市的农村电影惠民放映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管理,是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在国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扶持下,一批以国家资助设备、补贴场次为主,以数字放映为龙头,乡村流动为重点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成为农村电影新的市场主体。新主体整合了现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立了以政府扶持与市场运营相协调,集约化经营与市场化发展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电影放映能力和公益服务水平。目前全国已组建的232条农村电影数字院线中,股份制院线占到80%强,除22个事业单位管理中心外,其余210条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通过几年的实践,一批创新管理方式的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脱颖而出,科学的管理带来了双效益。甘肃飞天院线公司在管理中,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统一工作流程,规范企业和从业者行为,使院线公司运行有序,成效明显。院线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真实有效;院线的运营机制,确保了全省农村电影可持续规模发展的目标。院线公司坚持按月为每位放映员将补贴资金存入银行卡,其它设备折旧费、订片等费用全部由院线公司承担。良好的管理体系和放映业绩,为他们开展市场运营奠定了基础,2009年院线公司实现广告收入300多万元。

 

      四川新天地农村数字院线在运营中,牢牢抓住内部管理这一环节,对所属27个管理站实行QQ周会制度,既每周一在QQ网上召开工作会议,布置工作,反馈问题,并将会议内容编辑简报。加强了院线内部的交流,体现了高效、有序、节能的理念,提高了院线的执行力。为落实国办发【2010】9号文件精神,四川新天地院线积极创新电影放映模式,在绵竹、仪陇、广汉、宜宾等地10多个有条件的农村放映点,利用乡镇礼堂、村文化活动室等开辟农村室内固定放映点,并严格要求设有安全通道、配备消防器材等条件,才可开展室内固定放映活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全省今年可实现约30%的农村公益放映场次在室内固定放映点实施放映。

 

      河南周口市新农村数字院线公司在落实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中,以加强管理,保证放映场次真实有效为目标,制订了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利用放映流动车进行沿途广播宣传排片放映信息,让周边的农民群众及时了解电影放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结合GPS监管技术,发布管理规章,派专人进行违章记录,有效保证了放映真实性。同时结合当地人口密度大的特点,科学制订增映计划,满足了周口地区自然村群众的观映需求,连年超额完成公益放映任务,增加场次的受惠群众近20万人。

 

      全国还有不少像甘肃飞天、四川新天地农村电影数字院线一样建立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的院线公司,如:新疆喀什院线、重庆惠民院线、河南新华院线、江西欣荣院线、湖南常德院线、内蒙古包头院线、陕西咸阳院线等,这些农村电影放映新主体,内部管理规范,自身充满活力,开发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做好公益放映和开发市场的双重能力。他们既是农村电影改革新思路的实践者,也是农村电影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者,他们的成功不仅印证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的正确,也体现出院线公司只有创新管理,才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实施新技术监管,是提高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市场效能的必要条件

 

      为使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真实有效,提高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的市场效能,利用GPS、GPRS技术进行监督强化对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的监督管理,成为各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经营的必要手段。如: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院线、甘肃省飞天农村数字院线、四川新天地农村数字院线、江西省欣荣农村数字院线、河南周口农村数字院线等公司,在放映业务的开展上都有已实现了远程技术监控。其中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的覆盖规模较大,效果较明显。通过GPS系统的使用,使电影数字放映平台自动生成的广告实时放映信息和相关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广告放映的情况,不仅提高了广告商投放广告的信心和热情,也为院线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事实说明,放映回执考核、社会公示舆论监督、GPS、GPRS技术等方式是解决农村电影放映监控的有效手段,利用这些方法可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农村电影放映情况进行跟踪监控,有效地解决虚报场次等作弊行为,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真实有效。

 

      今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GPS/GPRS监管信息接口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明确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标准,这对进一步规范农村电影放映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开拓农村电影市场,是提高院线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之时,广电总局就把开拓农村电影市场放到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农村电影发展要一手抓体制机制改革、电影公益放映,一手抓市场开发、运作商业模式;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促繁荣。通过几年的实践,一批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走出了一条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的路子,涌现出市场运作的企业典型。

 

      湖南常德院线在做好农村放映的同时,将解决城郊地区城市低收入人群体的观影需求纳入放映范围,院线公司与电视台合办“鼎城区影视广场”放映活动,并将活动信息每月在电影新闻中滚动播出4次,提高电影放映知晓率。四川新天地公司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 创造了符合四川农村电影运作规律的“新天地农村电影放映管理模式”。在探索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可持续发展中积极开拓建设县级影院、校园影院,创造了“新天地县级影院开发模式”、“加盟新天地合作模式”,并连续开展了“向祖国汇报”、“端午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红五月特色放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主题放映等,这类放映活动为农村电影放映注入了鲜明的主题,更加有效地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关怀送进千家万户,精心策划的农村电影放映,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情怀,吸引当地媒体给予及时追踪报道。

 

      在落实公益放映的活动中,还有不少省区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地处中原的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坚持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在认真做好公益放映的同时,大胆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数字电影广场”平台,开创“广场电影”,成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的有益补充。继2009年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百县千村万场”公益放映活动之后,2010年又启动了万场数字电影点亮河南农村夜生活主题放映活动,在全省124个电影广场开展免费放映,观影群众高达5000多万人次,走出了一条影企联姻、市场运作的农村放映新模式。

 

      重庆市在荣昌县启动了露天、室内双轨放映试点工程,全县21镇全部建立了至少1个固定的放映厅,以改善山区农民观影条件。黑龙江省超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与当地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书》,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组建65支放映队,为辖区内1255个行政村开展放映服务。青海省也因地制宜地在区内组建了8个寺院和尚放映队,由寺院和尚在完成本寺院佛事活动后承担放映任务。此举解决了向少数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各地在放映活动中还创新了不少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三、目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在党中央确定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亦因新的发展而出现了许多新的难点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农村电影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的主管部门责任心有待加强

 

      尽管农村电影工作得到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但仍有部分地方电影主管部门对农村电影工作重视不够,对本地区的农村电影工作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管理职责不到位,工作开展留于表面,场次补贴配套不足,放映计划落实不到位,仍存在放映空白点。根据今年各省上报的数据,2009年未完成场次补贴配套任务的省区有6个,其中有的省欠资近1500万元;此外,在有关部门组织暗访时还发现,个别地区的农村电影放映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调研组调查了某省7市(县)的20个村,现场看到正常放映的仅2个村,10年以上未放电影的有14个村。这些村庄大部分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本应是开展农村放映的优选地区,但由于电影的常年缺失,许多村民已经对电影不再有往日的热情,不把电影作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当问及是否知道“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时,老百姓无一知道。不管是因为当地的院线公司不作为,还是因为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无规划,都反映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在农村电影放映领导工作上的失职和缺位,应当引起各地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监管不到位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目前存在放映场次监管困难,瞒报、虚报场次的现象。一些地区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广告运营中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电影局多次接到不同省区的群众来信,反映各地在开展电影放映活动中存在虚报放映场次的情况,其中还涉及院线管理混乱、放映员的场次补贴发放不到位等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在反馈群众意见时,有的省区向我们提供了不少管理制度与条款,但与实际执行情况有很大出入。我局在今年的一次调研时,遇到一位地级市广电局的干部,因为刚从文化接受电影管理工作,认为农村电影事多又不好管。也许是由于对业务不够熟悉,但抱有这种思想的同志怎么能做好农村电影工作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的监管。没有责任心,也缺乏热情和动力,是完成不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会影响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数字化的推进,是当前加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

 

        (三)部分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农村电影院线公司由于组建不规范,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有的是与原县级电影公司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管理上仍沿用过去计划经济的旧模式,经营能力差,靠克扣、截留场次补贴生存,缺乏市场运作能力。有的是个体小公司,制度不健全,放映计划留于形式,存在虚、瞒报情况。电影局在调研走访农村数字院线公司时发现,有的院线公司管理十分混乱,无法提供年度放映计划、放映回执单、放映队名单等相关基础材料。这类院线公司都不是真正的农村市场主体,无法承担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任务,更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按照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要求进行整合,使其具备企业经营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的需求。

 

        (四)农村放映长期有效地运行机制还有待探寻

 

      在场次补贴相对固定后,如何调动放映员的积极性,是很多地区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既定的区域内放映,不能仅仅以场次作为考核标准,观众的多少,节假日加班都应该成为计酬的参数。这将会增强放映员选片的责任心以及全年放映的均衡性。对院线公司也缺乏相应的要求。同时,在场次补贴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如何挑选农民群众喜爱的影片,为制片方预留一点增加片租的空间,这也是一个在很多地方被忽视却不能忽视的问题。不少院线只习惯订购价格相对低的公益版权电影,而对观众的需求关心不多,考虑不周,有些为了完成任务而放映,淡漠了农村电影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急需改正的不足。

 

        (五)新形势下农民的观影需求还亟待重视和解决

 

      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逐步走上了小康之路。他们不再满足单一的在露天看电影,要求改善酷署严寒放映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这对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还是一件可望不可求的事情。此外,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员也与日俱增,他们看电影难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尽管每年春节他们都会返乡过年,但此时因为天气寒冷等气候原因,正值农村放映的淡季,而看不到电影。在城市影院买票看电影,对多数农民工来说,又过于奢望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尽快提到议事日程。还有,对部分农民群众的红白喜事,子女升学等个性化放电影的需求,在很多地区尚待开发,还没有引起主管部门和经营者的足够注意。

 

        四、今后工作的重点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到今年末,我国将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放映服务目标。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我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电影强国,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农村电影的持续繁荣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并落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农村电影工作。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领会《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文件精神,逐项落实本地区的实施任务

 

      为加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范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作,2007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广发[2007]52号)文,对实施农村数字电影的意义、组织领导职责、国家资助放映设备的使用、电影放映主体的组建、放映影片节目的使用、放映场次的统计方法及监管、场次补贴的使用与发放标准、放映活动的监管措施与相关处罚条款等方面的工作逐一进行了规定。实践证明,这一文件是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南。在工程实施之初,全国已有30个省区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细则,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有相当地区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如:有部分农村数字院线公司的组建是不符合文件要求的,没有实行社会公开招标,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诸多问题,引起社会舆论和群众的一些不满,有的甚至出现违规行为,在业内造成不良影响。这次我们召开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就是希望通过典型经验的介绍,再次学习《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文件,对照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下一步进行整改的方案。希望会后分管农村电影工作的同志能够认真学习文件,领会其精神内涵,结合本省实际逐条制定落实方案,使各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继续坚持 “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看电影条件

 

      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十六字”方针,是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更加重视其深刻的内涵,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是有效的运行手段;政府购买是重要的保障;而农民群众受惠是落脚点,也是农村电影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农村电影工作的成败得失,要把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这根弦希望大家要牢牢扣紧。当然,要想让农民群众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想让我们的院线公司充满活力、想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想使我们农村电影市场整体蓬勃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的,这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广电总局关于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发挥各类农村电影院线公司的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村电影从业者和院线公司的积极性,在抓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开展商业放映,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利用乡镇礼堂、文化活动站(室)建立室内固定放映点,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的观影条件。

 

        (三)努力落实《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文件精神,规范使用与发放公益场次补贴资金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资金是国家财政为保障农民群众观看公益电影,对放映活动进行补贴的专项资金。按照规划全国每年下达公益电影放映任务773万场,其中中央财政就已下发6.78亿元(不含东部),这笔资金数额巨大,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又是对电影行政管理者执行能力的一次考验,为此,各省区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要按照财政部(财教[2008]135号)、广电总局(广发[2008]108号)文件精神,把钱怎么用、如何发、发给谁等相关事项一一梳理清晰,做到“先放后补、公开透明、及时到位、足额发放”,真正管理和使用好这笔钱。使这笔直资金的使用经得起群众监督、经得起纪检审计。由于国家补贴资金比例增加,地方配套资金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几个配套资金仍未落实的省区,必须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要通过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重申重要性,包括工作感情等公关投入,争取这项工作的落实。今后如果还有配套资金不落实的情况,中央财政将会按规定酌减下一年度的补贴资金,这将对那些省区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大家都有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另外,由于场次补贴从100元提高到200元,为了让影片制片方能够更加重视农村市场,能够将市场所需的影片及时提供农村放映,在农村市场能够获得一些收入以便今后继续为农村观众拍摄影片,我们将从明年开始,把目前一场电影1、2、3元钱,试行提高到每部影片10元/场,不再区分东、中、西部。提高影片订购价后将缩小公益影片与商业片的差价,加大农村数字院线公司选择影片的自由空间。这次调整的目的,将引导电影制片方更加关注农村市场,关注农民群众喜欢的影片题材、类型,同时也有利于更多的商业影片进入农村电影市场。

 

        (四)加强监管,按照《数字电影流动放映GPS/GPRS监管信息接口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文件,规范操作,促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惠民工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各省广电局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必须加大监管力度。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通过制度管理、舆论监督和技术监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电影放映情况的监督,确保放映活动真实有效。目前还没有开展GPS、GPRS系统模块安装的省区,要尽快组织安装;已完成安装的省区,要按照总局下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GPS/GPRS监管信息接口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数据进行调整,尽快与总局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对接,实现上下贯通、站点互动、统一使用的监管格局。

 

      对于监控平台,我们主张不求所有,但能所用。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建也可,与其他公司共建、共享也可。我们不能因为有自己的监控平台,就封锁自己的市场。监控平台的作用,一方面是监督政府补贴的场次是否准确完成;另一方面,还有为广告客户提供公开、透明放映信息的职责,客户投放广告的场次,越公开、越透明,农村电影这一新的广告载体就越有价值。

 

        (五)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农村老电影放映员的养老待遇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电影职能划转广电后,要求解决农村老放映员养老待遇的上访规模不断扩大,各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常工作也都受到了影响。农村电影放映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从事放映的乡镇放映员,他们是我国农村电影的开拓者,几十年来,这支农村电影放映的骨干力量,常年坚守在电影放映一线,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他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为我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妥善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历史遗留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国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惠民政策,这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对维护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保障广大农村放映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对加快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要本着“尊重历史,改善民生”的态度,妥善做好农村放映员上访工作。 

 

      我局去年曾就农村放映员上访问题向国家信访局做出专题汇报,并参加了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系会议办公室召开的“乡镇放映员信访形势综合研讨会”,会后向全国广电系统转发了《协调会会议纪要》,并通过《简报》的方式推广各地解决农村放映员的成功经验。今年9月,电影局又向全国各省广电局下发了一份摸底调查表,虽然工作难度很大,但希望各省广电局认真、深入地做好统计工作,为今后妥善处理老放映员和待遇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2010年10月27日在中西部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