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地道的菜农,却有着异乎寻常的艺术天赋,耕作之余,他把为村民义务演出当成了一个神圣的事业,走到哪个村就演到哪个村,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李明星”。同时,他又是一位农村业余电影放映员,自费700元买了一台放映机长期免费为乡亲们放映电影,7年时间共免费为乡亲们放映了2656场电影。
记者 龙庆宏/文 徐晓君/图
农民自办晚会成“时尚”
也不知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晚上“李明星”要来村里放电影和演节目。于是孩子们先开始雀跃起来,满怀期待之心。夕阳的余晖还未褪尽,暮色还未起,炊烟才刚刚从蓼阳村农户家那一个个烟囱里飘出来。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草草地扒上几口中午的剩饭,三五成群地带着小板凳去村口“占位置”了。记者跟随着人群来到村口的大路边,一个年代久远的院落外墙上挂着的大幕布格外显眼,李改成放电影和演节目的地方就在这里。
六七点钟以后,天开始麻麻黑了,那些带着长条板凳、小椅子、马扎、甚至砖块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放映机就架在银幕正前方位置。……当晚在洛门镇蓼阳村的电影放映和舞蹈表演已经是李改成从2003年正式从事农村电影放映以来为当地农民举行的第2656场放映和演出。
演出在村民们的一片欢腾中开始了,在近2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记者看到仅李改成一个人就表演了八九个节目。既有奔放的蒙古族舞蹈《欢腾的草原》、新疆舞《亚克西》、回族舞蹈《尕妹牡丹花中王》、藏族舞蹈《卓玛的故乡》,也有由陕北民歌改编的舞蹈《兰花花》、《丝路雄风》等。他的表演不仅舞姿优美、奔放而且还比较夸张,这些节目绝大多数都是他自编、自创、自演的。他的表演或诙谐幽默,或奔放自如,或中西合璧,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天气早已过了热的季节,但李改成穿着薄薄的演出服翻跟头、劈叉却是一丝不苟。一场表演下来,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李改成说,只要有观众、有掌声,他全身就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节目、欣赏电影。“别看他在舞台上像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其实他都快50了。”李改成的热情和真诚赢得了周围乡亲们的欢迎,许多人都叫他“李明星”。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为何成了村民眼中的“明星”?他为什么要在放电影前举行文艺表演?
这还得从李改成的一件难心事说起,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很多地方的群众已经不再热衷电影了。这可让放电影“成瘾”的李改成相当犯难。于是,他组织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以他和妻子、儿女为主要成员,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文艺爱好者,他们以农民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以后每次放电影前,李改成都会和他的团队为乡亲们带来一场文艺表演。这种特殊的放映“前奏”,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有时候,文艺团队的人来不了,李改成就一个人上,主持、歌曲、舞蹈连轴转。如果你在武山农村看到文艺晚会,那不是李改成的个人文艺专场,就是他和附近村落文艺爱好者们的才艺展示。
从那以后,无论李改成在哪个村放电影,哪个村就会度过一个激动的不眠之夜。而电影放映前的那段短则40分钟,长则2个多小时的文艺晚会也就成为一个“惯例”被保留了下来。
在李改成家院子的南墙边,有一个简易的小舞台。可当记者拉开红色的幕布时,却看到里面有一面和幕布一般大的镜子。这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李改成的家人告诉记者,这里既是他们的排练厅,也是小舞台。演出时,拉上大幕当背景;休息时,拉开幕布对着镜子就排练。
时间久了,那些长期和李改成一起参加演出的20多名群众演员自发成立了“农民民俗文化演出队”,并由李改成任编导。他们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歌舞、小品、电影齐上阵。每逢节假日他们都要精心排练、认真演出,吸引了方圆百里的农民文艺爱好者们前来交流演技……
在他们的带动下,武山农民自办晚会已经演变为一种时尚,并由此相继成立了10多个农民文艺演出团队,如四门爱心农民艺术团、洛门民间民俗艺术团、史庄村文艺演出自乐队、金刚村艺术团、营儿村女子花扇队、金川村道情班等。
古羌“旋鼓”最后的舞者
在李改成表演的众多节目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舞蹈,这便是“旋鼓”舞。不仅演出服装奇特,舞蹈也奇特。
只见李改成头戴八角圆顶花边帽,上身穿一件类似于坎肩的绣着各色图案的侧开襟围腰,下身着青黑色长及脚髁的裤子,脚蹬一双麻鞋便上场了。
鼓在人们的印象当中,自然是有击打程式,但记者所看到的李改成们所表演的“旋鼓”不是击打而是舞蹈。记者在演出现场见到的旋鼓形如蒲扇,骨架为铁制,鼓柄长约5寸,末端有梅花状相连接的三个小弧圈,上面缀着九枚铁环,舞蹈的时候旋鼓也随着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叮当作声。
李改成和他的舞伴们一手持鼓,一手持锤,在击鼓的同时摇鼓,鼓声清亮,铁环叮叮。队形变换纷繁,奔走如龙,“看似乱,线不断”。舞至高潮时,尘土飞扬,汗水与泥土交流,正如人群中一位长者所称赞的那样,“土生土长的红火,大摇大摆的欢乐”。
乡亲们告诉记者,这个节目是古羌人祭祀和庆典时的舞蹈,已经快失传了,现在会表演的人寥寥无几。李改成是这里表演套路最多、程式最全的一个。
听李改成讲,他的旋鼓舞是从他的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至于这个李家世代相传的舞蹈究竟传了多少年他们也无从考证。除了继承祖传之舞,他还整理、挖掘,虚心向其他老艺人求教,创作出现代歌舞旋鼓节目《扇鼓情》、《丝路雄风》等。
据武山县文化局康万里局长介绍:“旋鼓舞是武山农村特有的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武山古称豲道,在夏、商、周及春秋时代,为戎、羌部落所属。而以粗犷豪放、剽悍威武著称的武山旋鼓舞就源自古羌人的舞蹈、祭祀活动,是这里的先民们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在求生存、盼太平、保平安的期盼和愿望中产生的。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如今,武山旋鼓舞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李改成也成为武山旋鼓的项目传承人和国家级旋鼓艺术表演师。
7年,放映了2656场免费电影
排练乡村晚会原本是为放电影准备的一道“开胃菜”,没想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了武山农村的一道时尚风景。这一点让李改成也始料未及。
李改成对记者说:“其实,我表演舞蹈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看电影,而我放电影是为了借助光影这一现代文化传播媒介“广播”我们家祖传的旋鼓艺术,让古老的艺术和现代的文化艺术在山乡相映生辉。”
年近50岁的李改成,双手布满老茧,那是一年四季种菜辛勤劳作的“结晶”。在生长的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收获,盖房、娶妻、生子,这和其他农民没有任何区别。可不同的是,他白天下地劳动,在两亩蔬菜大棚里辛勤耕作,而晚上却要早早地支起放映机为本村和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免费放映电影。
说起李改成痴迷上放电影,还得从2003年说起。有一次和大伙聊天时说起了曾经看过的电影,大家都很怀念从前那些看露天电影的热闹场景。兴起处,众人神往的表情深深地触动了李改成。当年4月,他就真的花了700元托人买了一台放映机,还自费学习了电影放映技术。
从那一刻开始,他总是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南河川高地、沟梁山峁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故事。
有一次在蔡儿湾村放映时,天下着大雨,李改成一个人背着放映机和胶片,上山坡时走一步滑两步,最后竟然连人带机器全摔倒在泥水里,鞋陷入泥里,他干脆光着双脚一步一步往前挪,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到达目的地才后发现,手上有好几片指甲竟被抠掉了。
四门乡锣锣湾村有一个瘫痪多年的18岁的小伙,从来没有出过门,更不要说看过电影了。李改成得知后,专门上门在小伙子家的炕头上为他和家人放了一场电影。小伙子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在电影结束的时候紧紧地拉着李改成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这位山沟里的放映员,他免费为乡亲放映电影的事不仅受到了周围群众的尊敬,还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鼓励和信任。2004年4月,李改成被武山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发展为农民业余放映员、农村“2131”工程指定放映者。
2008年9月,李改成在义务放映了5年电影后,正式与甘肃飞天电影院线签订了放映合同,从此,他每个月可以领到飞天电影院线发给他的放映补贴。
在记者与乡亲们的交谈中,李改成的电影散场了,刚刚还满满一场地的人群立刻作鸟兽散,扛板凳的,拎椅子的,大声呼唤小孩的,杂乱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村口大路边便空无一人,喧嚣像潮水一样渐渐退去,只剩下李改成和他的放映机孤独地停留在原地。
免费的娱乐盛宴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了。而此时,蓼阳村的夜也更深了。
静静的南河水带着秦岭山脉的热情与豁达,从遥远狭长的山谷间自南向北流淌,在武山县洛门镇蓼阳村附近拐了一个圆弧般的大弯,激起了一个浪花飞溅的漩涡后又急匆匆地向前奔去……记者此行采访的“农民艺术家”李改成家就住在这个村子里。